首页 资讯 正文

白象“多半”商标引争议背后:还有企业曾注册“一倍半”“一大袋”“1桶半”

体育正文 169 0

白象“多半”商标引争议背后:还有企业曾注册“一倍半”“一大袋”“1桶半”

白象“多半”商标引争议背后:还有企业曾注册“一倍半”“一大袋”“1桶半”

近日,白象(báixiàng)方便面因“多半袋面”系列产品包装上的“多半”为注册商标一事,引发争议,多个相关话题登上热搜。有网友发布图片称康师傅、今麦郎等也(yě)有相关商品,同样被质疑(zhìyí)玩(wán)文字游戏。康师傅的关联公司顶益(dǐngyì)(开曼岛)控股有限公司曾(céng)申请注册“一倍半”“1碗半”“1倍桶半”等商标,当前处于无效状态;今麦郎实业有限公司也曾申请注册“1桶半”“1袋半”“袋半”等商标。 ▲白象方便面在电商平台销售的“多半袋面” 网络截图(jiétú) 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朱冬认为,这(zhè)类问题主要出在商标(shāngbiāo)使用上,建议相关部门定期出台相关指引加以规范。多名受访律师认为,这类“诱导商标”不仅可能对消费者(xiāofèizhě)产生误导,也(yě)可能影响其他商家的正常经营,但在实际审查中存在一定困难。 被(bèi)质疑玩文字游戏、诱导消费者 近日,白象方便面被(bèi)消费者(xiāofèizhě)指出,“多半袋面”系列产品包装上显示“多半”是注册商标。客服称,“多半”的确是商标,“多半袋/桶面”仅为产品名称,商品(shāngpǐn)克重以包装上标注为准。事情很快引发热议,登上多平台热搜榜单,被质疑玩文字游戏、诱导(yòudǎo)消费者。 4日,白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,目前公司在售的“多半”产品(chǎnpǐn),是基于原(yuán)70克面饼基础上推出的110~120克面饼的大分量(fènliàng)产品,“多一半”是基于原60克面饼推出的100克面饼的产品。“多半”商标申请(shēnqǐng)注册的初心是为了与常规分量产品做区分,便于(biànyú)消费者选购。 但记者(jìzhě)在多个电商平台以“白象方便面”搜索发现,多款(duōkuǎn)未标识“多半”、大袋的白象品牌方便面,面饼质量也都在100克以上。 ▲白象曾经注册的部分商标(shāngbiāo) 据天眼查 天眼查(chá)数据显示,白象在2018年至2021年之间注册了包括多半、白象多半、多半袋(dài)(dài)、多半桶、多半袋二代等十余个商标,目前两个(liǎnggè)造型不同的多半、白象多半、白象多半袋、白象多半桶显示处于有效状态。 康师傅(kāngshīfù)曾申请“一倍半” 还有零食企业注册“一大(yīdà)袋” 白象方便面“多半(bàn)”商标引发争议后,有网友发布了多张照片称,康师傅(kāngshīfù)、今麦郎等也(yě)有类似商标。电商平台搜索发现,确实存在今麦郎一袋半、康师傅一倍半等方便面在售。天眼查(chá)信息显示,康师傅的关联(guānlián)公司(gōngsī)顶益(开曼岛)控股有限公司曾申请注册“一倍半”“1碗半”“1倍桶半”等商标,当前均处于无效状态;今麦郎实业有限公司也曾申请注册“1桶半”“1袋半”“袋半”等商标。 ▲今麦郎注册的部分商标(shāngbiāo) 据天眼查 类似可能引发文字擦边球的商标(shāngbiāo)争议并不少见,特别是显示商品重量、数量(shùliàng)等方面。记者在中国(zhōngguó)商标网以“多半”搜索发现,能看到有装饰材料公司注册多半米、多半方商标,餐饮公司注册多半两商标,酒类公司注册多半斤、多半碗、多半两商标,调料公司注册多半包等。另外还有(háiyǒu)零食(língshí)企业注册“一大(yīdà)袋”商标、饮料企业注册“大瓶”商标等。 近年来,多个商标引发关注,如注册了(le)“壹号土”商标的商家售卖壹号土猪等。另外(lìngwài)引发关注的,还有“一品牛”肉干、“山里来的土”鸡蛋、“树上熟”水果、“供港”牛奶、“0蔗糖”饮料(yǐnliào)等。 商标在使用上(shàng)需要加强监管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(zhǔrèn)付建认为,商标法规定带有欺骗性、容易使公众(gōngzhòng)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或者产地产生误认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。白象“多半袋面”的“多半”商标,容易让公众认为商品分量比普通款多一半,可能涉嫌(shèxián)违反了此条(cǐtiáo)规定。另外,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、主要原料、功能(gōngnéng)、用途、重量、数量及其他特点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。像“多半”“壹号土”等商标,直接指向商品的分量、原料、成分(chéngfèn)等特点,并且缺乏显著特征,难以区分商品来源(láiyuán)。 广告法规定,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引人(yǐnrén)误解的(de)内容。若企业在包装或宣传中,利用这些(zhèxiē)商标故意误导消费者,如(rú)白象“多半袋”面搭配“大分量,倍满足”宣传语,易让消费者认为分量大幅增加,也涉嫌违反广告法的真实性原则。 ▲今麦郎在电商平台销售的“1桶半”方便面 网络(wǎngluò)截图 付建认为,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(quányìbǎohùfǎ),消费者享有知情权,商家有义务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(de)真实、全面信息。而且这些商品故意将包装上的商标与产品特性(tèxìng)联系,有欺诈消费者的嫌疑(xiányí),消费者可以主张赔偿。 长期专注于知识产权领域的君合(jūnhé)律师事务所律师徐皓月告诉红星新闻记者,虽然商标法有明确规定,但目前这(zhè)些引发争议(zhēngyì)的商标案例(ànlì),单拿出来往往并不存在明显问题,而是在使用中通过与其他文字结合产生误导,这种现象在食品、化妆品等(děng)行业较为常见。在实际审查(shěnchá)中,只能根据商品类别和使用场景等具体情况来具体判断,存在一定审查困难。徐皓月提到(tídào),对于这类存在误导的商标,可以向知识产权局提出无效宣告。 徐皓月认为,这类诱导性商标除了对消费者产生误导,还可能会影响(yǐngxiǎng)正常生产经营活动。比如注册了“一袋半”的(de)商家,可能会去主张没有相关商标但真的推出了大面饼产品(chǎnpǐn)并(bìng)在包装上加以标识的商家侵权,从而影响正常推出此类产品的商家经营。 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朱冬认为,这类商标争议的出现,问题主要还是在商标的规范使用(shǐyòng)(shǐyòng)上。按照商标法禁止带有(dàiyǒu)欺骗性商标注册的规定,需要在后续审查发现违规使用后进行处罚或者宣告无效。这些诱导商品在使用中也(yě)会面临违反广告法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风险。 朱冬提到,要解决这类问题,一方面要从法律上明确秉持诚信原则这一(zhèyī)导向,树立一个基本原则;在出现问题后及时进行(jìnxíng)处理(chǔlǐ),对后续法院判决和商标申请提供指引。朱冬建议,主管单位可以定期出台一些经典案例和行为(xíngwéi)指引,对所有行为人进行引导。 红星新闻记者 刘亚洲(liúyàzhōu) 付垚 编辑 郭庄 责编 魏(wèi)孔明 (下载红星新闻(xīnwén),报料有奖!)
白象“多半”商标引争议背后:还有企业曾注册“一倍半”“一大袋”“1桶半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